先进的检测方法是保证优良水质的有力手段,但是,好水质不是“检测”而来的,而是“生产”而得的。我认为,保证水质必须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开展基础质量控制工作
1、质量教育工作:产品质量的形成,不仅是依靠设备工艺,原材料、环境等物质因素,更重要需要操作为员强烈的质量意识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所以,做好部门人员的质量教育和指导工作是保障优质供水的关键。
2、标准化工作:标准是衡量净水水质及工作质量的尺度,是企业净水生产活动的依据,标准化工作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其中技术标准又包括水质标准和工艺标准。
3、计量测试工作:净水过程的计量包括:水质试验、化验、分析方面的计量,生产工艺控制方面的计量。计量测试工作是保证计量的量值准确和统一,确保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没有计量测试工作,或不能保证计量仪器、仪表的准确性。就谈不上贯彻执行技术标准和保证产品质量,也就更无法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4、质量信息工作:质量信息是包括原水水质、净水工艺过程、管网及用户龙头出水的水质基本数据。
5、原始记录:是反映净水工艺工作状况及净水水质的第一手材料,是企业最原始的信息和水质的信息来源。原始记录要求全面、及时、准确、符合实际、简明扼要、整齐清洁、字迹工整清楚,原始记录要做好整理分析和归档工作。
6、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责任制,使供水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明确规定在质量工作上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力,以使水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有考核,职责明确,功过分明,从而把水质有关的各项工作和全体职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
二、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工作
现场质量控制的任务是建立能够稳定生产、优质净水的生产系统,抓好每个生产环节,严格执行标准,保证供水水质全面达到超过技术标准的要求。
1、严格工艺纪律:把影响净水水质的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及时消除不良因素。为此要做好人的管理工作,原材料管理(包括原水)设备的管理,工艺的管理和环境的管理。
2、掌握质量动态:必须进行生产现场水质状况的综合统计与分析,包括净水水质和工作质量的统计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掌握现状,明确对策和方向。
3、抓好质量检验工作:把好材料关,工艺关和出水水质关,及时把检验所得信息反馈到生产中去。
4、加强净水工艺薄弱环节的管理和改进,建立质量管理点,对质量管理点的管理要明确管理目标、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三、把好质量检验关
质量检验对供水起到把关,预防和反馈的作用。化验室是水质的专业检验和管理机构,首先要树立“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思想,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标准,检验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做到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把好水质关。(制水部 钱立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