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王,电老虎”这是老百姓对供水、供电行业的俗称,既有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敬畏之情,也有对个别垄断企业作风的无奈之意。可在以改革创新著称的江苏省宿迁市,“水龙王”却变成了百姓称道的“孺子牛”,这是怎么回事呢?适逢60年一遇的“水龙年”,不妨就让我们走近造福宿迁的“水龙王”。
2004年,宿迁市自来水公司成功改制为宿迁银控自来水有限公司。八年来,宿迁银控自来水有限公司努力践行“供优质之水,服诚信水务”的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的“水龙王”以供好水,供足水为已任,兢兢业业履行职责,得到了宿迁人民的认可。
改制求发展 “水龙王”实现两项全国之最
地级宿迁市成立后,随着城市基础设施迅猛发展,城区用水量急剧上升,而原宿迁市自来水公司缺乏创新的管理理念和资金支持,企业发展举步维艰。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水荒”现象。居民急、企业急、政府更着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企业改制已迫在眉睫。
2003年11月,通过竞标,上海联合水务有限公司成为合法买受人。2004年3月。《宿迁市自来水公司产权转让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宿迁银控自来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该公司的成功改制实现了两个全国之“最”:一是国有净资产产权100%转让,它是全国地级市供水行业改制“最”彻底的;二是全国同行业中影响“最”大的,它的成功改制引起了国内同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图一:宿迁银控自来水有限公司揭牌仪式现场)
改制后,该公司制订了企业宗旨和服务承诺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大胆进行各项制度和机制改革,并且,对企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一是打破大锅饭,企业发展人人有责。新公司在人事体制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编制了公司组织结构系统图和职务说明书,工作职责分明,任务目标清晰,奖惩措施分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工作热情和效率显著提高。大锅饭的陈规陋习被一举打破,由于员工的工作态度端正,企业也风清气正,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风得到遏制,同时,员工闲聊攀比的场景也销声匿迹,讨论的话题总是围绕工作,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公司的各项业务得到了稳步拓展前进。
二是员工强素质,服务水平节节攀升。公司成立后,不断出台新的服务举措,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体现了企业与时俱进的管理风格。2004年起,出台《服务承诺制》、设立并公布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成立对外营业大厅,为客户提供缴费、咨询、投诉、业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通过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邮政储蓄等部门的合作,开通多个现金缴费和代扣渠道,目前市区共29个现金缴费网点、34个水费代扣办理点,同时,该公司还开通了手机短信信息平台,用来提醒用户交水费时间及用水小常识等有效提升服务水平的创新举措。
(图二: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仇和同志视察)
蜕变得新生 “水龙王”打造五种企业文化
改制后,该公司在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还通过打造五种企业文化,实现了华丽转身。
“执行文化”:通过《真正的执行》一书的学习交流,让员工了解真正执行的意义,了解执行的目的与方法,端正工作态度。同时,公司在布置工作时,也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工作目标、制订质量标准和完成时限,帮助员工更好的理解任务完成执行,达到预期效果。执行文化实行以来,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都得到了很大改变。执行力文化让员工以不折不扣的执行态度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精细文化”:从学习精细化管理入手,培养员工注重细节的良好工作习惯。通过不断的学习、应用、检查等手段促进员工的精细管理意识,精细文化让员工无论从事何种岗位,都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完成每项工作,精细文化让员工们养成了提供细致服务、考究细节的好习惯。
(图三:《赢在执行》学习交流现场)
“创新文化”:支持和鼓励员工钻研业务,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在企业的支持下,该公司一些普通岗位的员工们通过对本职工作的钻研和学习,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意见与建议,比如,2011年遭遇干旱,骆马湖湖水的PH值为9.4,水质处理面临了严峻考验,通过检测人员的不断试验,最终以加酸中和的方法解决了源水水质问题。
“优质文化”:优质文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自来水,另一方面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自来水服务。因此,该公司首先强化水质检测手段,源水实行在线监控,做到各项指标时时掌握。其次,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订更为严格的内控指标,严把过程处理关。同时,出台管网水控制措施,维修结束后按流程先冲洗管道,水质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合头供水,避免因维修导致的二次污染,并先后配置了高锰酸钾、粉末洗性炭、助凝剂等先进的投加设备,保障水质安全达标。在优质供水的同时,该公司连续出台相关制度,强化优质服务,配备供水抢修车辆四台,专用管道抢修,保障维修及时率。其次,通过对客服人员的制度约束与素质教育,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2004年以来,管道维修及时率由96%上升到100%;并实行客户回访制度,回访的客户满意率由90%上升到99.8%。
“奉献文化”:该公司倡导企业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公司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向汶川、玉树等灾区捐款,在公司的倡导下,公司员工每年都积极自觉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踊跃投身于灾区救助活动。
该公司围绕“五种文化”每年制订培训计划,定期不定期针对不同岗位人员进行学习与培训,改制以来,该公司就提高员工素质、丰富员工精神生活、提高工作效率等主题,安排读书、交流、岗位练兵、训练等不同内容、不同规模的培训与学习活动达200余次,有效提升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和队伍的管理水平。
(图四:《精细化管理》总结交流现场)
绘制新蓝图,“水龙王”形成“两双”供水格局
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宿迁银控自来水公司又绘制了新蓝图,制订了新规划,并投入大量资金努力实践这一蓝图。8年来,全市DN100以上管网由60公里增加到290公里;供水面积由20平方公里增加到9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由10万人增加到近40万人;供水规模由8万吨/日增加到14万吨/日。该公司还投入9000万元用于建设和改造城市管网、改造供水设施保障供水安全;投入1000万元建设一级规模的实验室;投入500万元建设废水处理系统;投入2.05亿元,建设备用水源和水厂各一座,在全省率先形成“两双”供水格局,为中心城市的供水安全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加大管网改造投入,解决城区低压区用水问题。管网水安全是水质安全的重点,几年来,该公司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用于管道的改造,解决了低压区用水难问题。改造过程中,该公司严把管网工程质量关,对材料采购环节实行严格控制,在工程管理上引入工程监理机制,加强工程的隐蔽检查及竣工验收,杜绝劣质工程出现。同时,加大了管网延伸和区域供水的工作力度,供水范围北至京杭运河,南至宿城开发区,东至宿豫全区,西至宿城区双庄乡,管网总长度延伸到290公里。
其次,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在全省率先形成“两双”供水格局,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2009年1月21日,该公司投资1.4亿元,以BOT形式建设第二水厂;投资6500万元,以TOT的形式建设骆马湖取水工程项目,并在当年实现“京杭大运河”和“骆马湖”双水源之间的自由切换,源水安全首先得到保障。2011年底,历时一年半的第二水厂投入运行,在江苏省内率先实现了“双水源、双水厂”的两双供水格局,100%保障中心城区的供水安全。
(图五:缪瑞林书记视察第二水厂)
再次,加大设施配备投入,用先进的检测手段保障水质。2009年,该公司的子公司“宿迁市水质检测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实验室资质CMA认证,取得了供水资质认定法定地位,还先后配置了多台大型检测仪器,提高检测水平,给全市供水安全上了一道保险。2010年8月,经过国家水质检测站的采样检测,市区出厂水质106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比国家制订的“2012年7月1日全部实施新批标”的目标整整提前两年,比省政府要求也提前了1年半的时间。这标志着宿迁已跻身于全国为数不多的新标准达标城市之中。2011年6月,该公司受到国家城镇供水协会的通报表扬。该公司还投资700万元按一级实验室规模要求建造了水质检测场所,具备源水、自来水水质检测能力106项,自来水原材料检测能力32项,日常检测能力达到 138项,有力地确保了全市水质安全。
此外,该公司还加大公益环保资金投入,建设生产废水处理工程,普及水文化教育。近年来,该公司积极配合马陵河整治工程等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投资600万元实施了第一水厂生产废水处理工程项目,还将投入1.3亿元实施对洋河新城的供水项目,切实保障市区的供水安全。
当前,由于人们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导致水资源的日益缺乏。该公司主动承担积极宣传保护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的责任和义务,利用第二水厂建设的契机,投入380万元建造了“宿迁市水文化展示馆”,通过实物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寓教于乐的手段,宣传水管理成就、水文物保护、水文化成果、水技术进步等。以充分发挥展示馆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水科学知识教育的作用,提高公众爱惜水资源和节水意识,提高全社会保护水环境活动的关心度和参与度,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宿迁市水文化展示馆”填补了宿迁水文化科普教育的空白,得到了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图六:缪瑞林书记和蓝绍敏市长视察第二水厂)
8年来,宿迁银控自来水有限公司忠实履行“供优质之水,服诚信之务”的企业宗旨,为宿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可喜成果,既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首肯,也成为百姓口碑中造福于民的“水龙王”、服务于民的“孺子牛”。
“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回首过去,“水龙王”在科学发展的大潮中腾风起浪、勇立潮头;面对将来,将以更加澎湃的激情抒写更加绚烂的华章!永不满足,永不停步,永远向前!
(人事行政部 吴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