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部门互查做法的看法和建议

 新闻资讯     |      2009-09-04 00:00:00
8月25日下午,接到公司检查组通知:各部门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互查细节整改工作,并如果记录汇报。互查采用非点对点方式,即稽查部检查技术部,技术部检查制水部……,我个人认为,此举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实效管理的一个提升和突破。
    首先是检查方式的科学性。采取非点对点,可以排除相互制约的可能,避免出现“你挑我部门毛病十条,那么我也不会让你部门的不足低于这个数量”的情况出现。
    其次是对检查工作的“政策放开”。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律不扣分,最终结果由检查组汇总交给当事部门逐一整改。应该说这一点的考虑是周详的。试想,如果检查出的问题都按制度要求来扣分,有谁愿意去做这个“事不关己的‘恶人头’的差事”?但不扣分,相信各部门,尤其是各部门经理,也必将会认真负责地去进行检查,会理性地分析和整改别人此次互查中指出自己部门中存在的问题。
    再次,在形式和内容上是对检查组工作一个很好的补充。众人皆知,如果一个人始终在做同一项工作或同一个动作,势必会在熟能生巧的同时,产生一些“盲区”,我们暂称之为“行为疲劳”。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应如何解决?针对公司情况,公司检查组采取部门间非点对点互查的办法,可以说是有效地控制或缓解这种“行为疲劳”,因为通过互查,检查组能直观的发现自己平日检查中存在的漏洞。
    还有不容小视的一点,互查过程,也是各部门经理学习别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对自己部门的管理有一个清晰的对比,以便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基于上述四点,我个人坚决支持并希望这种互查能作为一种机制长期保持下去。为此,提几点建议:
    一、希望对检查组采取的这种互查方式在公司例会上能给予肯定,当然,如果在纪要中明文显示,则会更加有力地推进这种方式的制度化和长效化管理进程。从而避免互查工作的任意性和随机性,
    二、召开检查组成员会议。由检查组组长召集各检查组成员,对互查内容、时间、方式、对检查出问题最多的部门如何奖以及对被检查出问题部门未整改或整改不力的部门如何罚等方面予以讨论。并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措施制度。
    三、明确互查作为公司检查组检查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形式,而不是独立的,每次开展工作要在检查组的指导下进行,其结果也由检查组最终汇总和交办。
    文尾简述之:好的事情,我们就要支持,更要全力地“顶”起来,而不是卯足了劲的“踩”下去。谨此。(稽查部   杜爱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