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银控自来水有限公司一水厂改造历程

 新闻资讯     |      2017-12-14 12:35:05

为响应政府“全面推进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建设和改造”的要求,宿迁银控自来水有限公司对始建于1958年只有常规处理工艺的一水厂进行改造。由于不新增建设用地、缺乏现状基础资料、改造方案错综复杂、改造过程中不得影响正常供水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一水厂改造工程面临重重困难。但公司领导及项目部各同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保证了改造项目稳步推进。

1、千锤百炼定方案

一水厂先后经三次分别建成1.5m³/d2.5m³/d4.0m³/d常规处理工艺系统,新的改造方案如何与旧的系统衔接,我公司对多个方案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和论证,最终决定拆除原有1.5m³/d2.5m³/d生产系统,新建4m³/d常规处理工艺系统和8m³/d深度处理工艺系统。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项目部先后组织召开12次图纸讨论会,解决了一系列影响设计和施工的重大问题——占地面积有限将深度处理系统叠合布置于一个三层单体内、液氯距周边居民太近而改用次氯酸钠消毒、液氧罐安全距离不够调整到清水池上部、配电间扩建方案影响生产用电而新建等。该项目一期建设内容包括拆除并新建3000m³清水池和新建8m³/d深度处理工艺系统。

2、统筹协调抢时间

一水厂改造工程涉及土建、设备、电气、自控四个专业的施工,各专业施工联系又非常紧密,项目的交叉面很多,需要相互的配合,如果不能统筹安排必然会拉长总的施工时间。为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紧张有序进行,项目部在各施工单位一进场便要求他们提供详细的施工计划,根据总体的施工安排对各单位计划进行调整,以保证在同一时间有尽可能多的工作可以进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项目部及时根据现场进度情况对各施工单位的工作计划进行调整优化。短短3个月,深度处理综合车间土建主体已完成,设备和电气安装正在紧张进行。

3、纵横交错铺管线

由于深度处理综合车间集成了中间水池、后臭氧接触池、炭滤池、清水池、反冲洗泵房、回收水池等构筑物,外围管线的布置便异常紧密,有的地方需要并排铺设12条管线(最大管径DN1200)。在管线铺设之前,项目部与公司生产部门、施工单位一起探明地下管线的位置、标高、材质等信息,以免施工时被破坏而影响正常供水。大部分管线铺设在生产区的主路上,为减小断路对生产补矾补氯的影响,项目部在厂区北部铺设临时道路,并加快管线施工。在管线纵横交叉的地方,项目部先行对地下管线进行加固和保护,尤其是对建设年代久远的混凝土管,项目部如履薄冰,完全由人工开挖并小心翼翼加固防护。截止目前,厂区内80%的管道已铺设完毕。

4、争分夺秒保供水

由于老的3000m³清水池要拆除,为保证居民的正常用水,原先通往该清水池的1.5m³/d2.5m³/d处理系统不能停产,只能铺设临时管线通向4000m³清水池,且只能待夜间用水量少时才能实施。项目部提前与生产部门商定停水时间,并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及安全措施。由于只允许有5个小时施工时间,工程量又特别大,项目部要求施工单位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夜里天气寒冷,但现场工人鼓足干劲,齐心协力,汗水浸透衣衫也不毫不在乎,终于提前1小时完成了管道对接任务。

建筑材料产能控制,供应时断时续;环保整治、土方外运受阻;地处居民区、夜间施工不能扰民……太多的困难摆在面前,但我们会迎难而上,披荆斩棘,保证了一水厂改造工程的稳步推进!

 

(图:建设中的一水厂改造工程)

(区域供述项目部  侯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