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期我国不少大中城市水费普遍涨价遭到社会质疑,看来,供水企业欲适当调整一下水价,试图给供水事业创造一个更好的科学发展的氛围,社会舆论的反响还真的不少。那么,作为城市水业,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我们不妨理性地认识社会的普遍质疑,多从自身去寻找原因并力求找出解决办法,以求得社会的理解,让水费调整尽快地纳入良性循环稳步推进的轨道。
什么叫“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从而使这样的认识更全面地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
平心而论,社会通过媒体对水价普涨提出的质疑,有的是属于对供水企业缺乏了解所致,缺乏了解就容易造成偏颇和片面的质疑;但有的质疑确有我们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和多从主观找原因的原则,我个人觉得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点努力:
一是必须尽快出台《水价成本监审办法》,使水价的提价有足够的依据和理由。因为按照规定,凡需要实行听证制度制定价格的商品,都要进行成本监审,但这一制度在城市供水领域依然是个空白。当然,有《水价成本监审办法》作为水价调整的依据,社会也不会没有了质疑声音,但有总比没有好,尤其对我们供水企业来说,我们至少可以循规蹈矩,有章可循,这对提升我们的企业管理水平有利无弊,有益无害;对社会来说,我们的调价有根有据,这样的说服力更可听可信;(客服部 汪家正摘自中国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