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童年的记忆中不止有东大街、人民商场,也不是那些现在的网红小吃,小时候和母亲逛街能吃个萝卜馅儿的油端子也觉得倍感幸福。对于宿迁,我的童年记忆并不深,我的童年记忆更多的是停留在睢宁某个小村庄里。
小时候因为父母比较忙,恰巧家住在河边,父母不放心我和姐姐单独在家,总是把我们送到外婆家,和其他几个表兄弟在一起也省得寂寞。准确地说,那里不能算是一个小村庄,因为只有外婆一户人家,那是一个林场,有几百亩的杨树林。那里距离最近的村庄还有五六公里,赶大集这么奢侈的事情就更不要想了,虽然偏僻,但是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绝对是天堂。
后来上学后也就是寒暑假去,每次都能住上个把月。当然最想去的时候是暑假,因为暑假可以去林后的小溪玩耍,这在家里绝对是父母眼中的禁忌。因为夏天太过闷热又没有空调,我和哥哥们都把床搬到外面,罩上蚊帐一人拽一把树叶当作扇子。这点风是抵不上什么作用的,最多也就是驱赶蚊虫。数着星星听着故事入睡,早上伴着鸟鸣起床,外公外婆已经烙好煎饼煮好稀饭等着我们兄弟几个洗漱。吃完饭就该和几个哥哥出去放羊了,估计那个时候外公怕的不是羊少而是我们中的哪一个丢了,所以外公很少去关心羊的数目。最开心的当然是下午,因为可以边放羊边坐在田埂边等着卖雪糕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老雪糕、红豆冰棍人手一支,那个味道可比现在的DQ、星巴克好吃多了。虽然在那里少不了瓜桃李枣,但是孩子们总是爱吃点凉凉的甜食。到了晚上洗完澡就开始陪着外公看新闻联播,外公说:“国家大事是不能落下的。”毕竟那个地方电视只能收到那一个台,单一且快乐。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孩子们慢慢长大各自成家,外公外婆也渐渐老去。天南海北慢慢地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再后来也就过年能聚在一起了。这就是我的童年,虽然我的童年物质不是很丰富,也没有高楼林立的繁华,但是它足够快乐且回味无穷。
(质量安全部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