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供水调度的决策需要各项数据作为依据.包括水质、水量、水压等,随着供水规模的扩大,供水调度又涉及到原水泵站、净水厂、加压泵站的调度,自然也就需要这些厂站的相关运行参数。早期,调度员需要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异常情况的判断。随着各系统数据量的增加,系统功能的完善,包括报警变量的设置,让调度人员可以迅速的发现异常点,并按照流程进行处置。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数据采集设备的增加,意味着数据规模成倍的增长。而且数据都是分布在不同的系统上的。需要调度员关注的点也比较多,并且要在各个系统之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注意力分配,至于数据分析就显得滞后且分散了。
基于这种情况,把各个系统的数据进行汇总,并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并能够实时的进行数据分析的需求就显得比较迫切。同时这也是现在水厂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因此,公司投资兴建了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用以实现上述的功能。也标志着供水调度工作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之所以叫大数据,是在这个平台当中,数据不再是各个孤立的单元,而是具备了整合之后的关联性。从源头水到龙头水,形成完整的数据链。根据这个数据链上的各个节点,所反馈出来的实时信息,通过以图表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方便调度人员进行观测,把调度员从繁杂枯燥的数据中解放出来,让注意力和关注点只放在一个平台上。而大数据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预测水量功能。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对未来短期内的水量、高峰时段进行一个预测,可以让调度行为提前,而不是待管网压力下降后,再进行水压的提升。
总之,运用好大数据,可以使调度决策更科学合理,也可以有效的节能降耗,降低产销差。而对调度员来讲,掌握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寻找数据规律,利用数据的关联做出合理的调度行为,则是我们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技能。
(调度中心 邱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