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事情该如何处理、怎样去完成,说明事情的解决方法我们已知晓了,但若让你说出解决方案的来龙去脉,或许就会有些理不清头绪。这是因为脑海中没有一个详细、明确的解决思路,导致只知其表不知其理。有可能是知识点的覆盖面不够广,也有可能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深度不够,所以在阐述某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法时,会出现不连贯或断点,也就会影响理论指导实践的灵活性。
举个例子,水表检定规程里关于启停法检定用水量的规定,最少检定用水量是检定标度分格或检定信号分辨力的200倍并且不少于检定流量下1min对应的体积。当你向别人阐述这方面内容时,也许别人会向你提出问题,什么是检定标度分格?这时只有你的知识点掌握的牢固,你才能准确向别人解释检定标度分格就是指示装置的第一单元的最小分度值。
学习理论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如果知识点覆盖的还不错,那再来看看是否能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熟练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我们在检定各种口径的水表时,就要知晓如何按理论要求换算出各种表的最少检定用水量。比如DN40的旋翼式水表,它的常用流量是16m3/h,换算后就是60分钟16000L的用水量,也就是平均每分钟266L的水量。除此之外还要符合检定标度分格200倍的条件,也就是最小分度值0.05L的200倍,即10升。当这两个条件都同时满足时,就可以得出最低用水量为266升。
只有准确掌握知识点,同时又能灵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才能以理论促实践,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让自己工作得更自信,更有动力和冲劲,在人生和工作进程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水表检定中心 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