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供水管网检漏技术水平,强化漏损控制能力,近日,管网部组织公司探漏员和外协测漏单位人员参加城区检漏工作讨论会,探索如何进一步发挥检漏队伍在漏损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检漏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计划性地排查供水管网,及时发现并消除管网隐患,保障区域供水安全;二是提高供水可靠性和用水舒适度,优化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减少管网运行事故的发生,降低舆情风险,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不二法宝。在多年的工作中管网部总结提炼了三种最常用的检漏工作方法,首先是通过梳理供水总管、老旧管网等管理台账,严密排查管,线形成专项治理清单,制定重点巡检计划;其次是白天与夜晚相结合的检漏模式,使检漏时间安排更合理、科学,提高漏控效率;最后是通过人机结合,即人工巡检和DMA分区计量相结合,对城市供水管网漏损进行持续而有效地监控。
探漏人员最基础的工作是熟悉管网,否则无法完成后续检漏工作。探漏班组在日常班组会上,共同学习分段管网的竣工图纸,熟悉所巡查区域的地理环境与管线情况,看到阀门、消防栓这些供水设施时能够基本判断管道的走向。避免因为对现场环境的不熟悉,导致错过正确漏水点,从而造成损失。
管道漏损有随机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需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维护维修和巡查工作,做到白天日常巡查和夜间专职查漏相结合,同时与客服、稽查形成三方联动,进行分段、分片、分区普查,对水量变化大、水压低、管网老化情况严重的区域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利用专业的设备对漏点进行判断及确认。
(管网部 陈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