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快乐一半来源于团圆,一半来源于压岁钱。
对于压岁钱,我和其他家长有着同样的担忧:孩子还太小,担心他们不能合理使用自己的压岁钱,想要先替孩子“保管”。我代表所有家长表示,我们的目的绝对单纯,都是为了孩子。但是今年,我却遇到了困难。
年前,我家大姑娘多次提起如何使用自己的压岁钱,我明白,她这是在试探我的态度。但我不能明确表示赞成和反对,赞成,我不放心;反对,容易激起她的反抗情绪。看来今年要想“保管”她的压岁钱,还要做好规划,逐步消解她对支配压岁钱的期待值。
上网做攻略,发现大家基本都是以“妈妈给你攒着,以后给你买你想要的”为理由,虽然创意雷同,毫无新意,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大浪淘沙,它经受住了历史和时间的考验,说明它可以直击痛点,高效解决问题。于是我带着我家姑娘去她喜欢的玩具店,流露出想给她买玩具的态度,在她有最大期待时告诉她这个已经超过她去年存放在我这里的压岁钱使用余额,成功诱使她说出提前预支或者上交今年压岁钱的承诺。
为了进一步“说服”姑娘,我还上网找到各种视频,主题都是“不上交压岁钱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但我家姑娘看到后,根本不屑一顾。唉,8岁的孩子真的不好“骗”了。转过头我把视频拿给我家还在幼儿园的小子看,他不仅认同了视频中的观点,而且为了显示自己是真正的好孩子,还主动上交了去年存放的200元压岁钱,我狠狠地表扬了他,买了10块钱的奥特曼卡片作为奖励。
果然不出所料,新年拜年,当姑娘真的见到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红包时,立刻“毁约”,把之前的承诺全都抛掷脑后,第二天就哄骗他爸爸买了带真实密码锁和虚假人脸识别功能的存钱罐。看来这次是无法“保管”姑娘的压岁钱了,但是她也表示会收好自己的压岁钱,保证真正有需要时才会拿出来使用,我也做出让步,同意了让她自己保管的行为。
“保管”压岁钱并不是我的目的,帮助教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是最重要的。“压岁钱”作为过年一项传统拜年习俗,最重要的是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真切祝福。尊重传统,让年更有“年味”;而“斗智斗勇”,能让年更有“趣味”。
(市场拓展部 杜乔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