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入心

 新闻资讯     |      2011-01-28 16:54:43

耳朵的设计其实是有缺陷的,没有开关功能。这个缺陷导致我们一生中被动听了太多不愿意听到的声音,谎言、噪音、争吵,心里的阴暗面多多少少是由于丑陋的声音造成的。

其实天生之物本应享受天籁之音。象落花的声音、拍浪的声音、流星划空的声音、儿童的笑语声、深夜寂静之声、音乐声。可惜,这些美妙的声音已经逐渐被嘈杂之声淹没了。况且,长久不经洗耳,我们也逐渐失去倾听天籁的功能了。

身处闹市,能被自己选择和控制的入耳之声可能只有音乐了。

我打开百度的“随便听听”,以沙里淘金的态度,希望从中发现可听之曲,没想到还真发现了,有一首“飞鸟与鱼”引起我的注意。曲调轻柔缠绵,非常喜欢,而且,这首歌的词很好,显然也是有典故的。于是我再“百度”一下,《飞鸟与鱼》竟然是一个十分著名的故事,并且,因为这个故事,衍生了一首极之动人的诗: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之间,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其实我不知这首诗好在哪里,也没有类似的心境,可是,读的时候,震动之感如遭雷击,五内俱痛,又象被打中鼻梁,酸不可抑。我很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怎么会有这般无奈的情怀?

一只飞鸟因疲惫飞行接近了海面;一只鱼也因寂寞无聊出水张望,它们在视线交汇的一瞬间被相互吸引。日以继夜,他们愉快交谈着,深深倾慕,但是,他们是不可能相爱的。所以,他们经过了无数次的挣扎,飞鸟最终选择了离开,永远也没有再回来,而鱼也选择远走,终生没有再游回这片海域。他们忍受着无比痛苦的思念,却不约而同,刻意的、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这段往事、回避着这段感情,是这种煎熬蚀骨的感情,造就了这首著名的诗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

原文极具感染力,字句中的强烈哀伤之意,几乎让人难以承受。

这首歌原本只是无意听到,哪知听过之后,却让我不由自己的寻找与之相关的一切信息。这次读和听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优秀文艺作品的霸气魅力:优美却尖锐,无论你是否愿意能否接受,一瞬间侵入灵魂,扎入内心,这种感觉巨痛却无比快意。

这才是耳朵的功能,入耳之声直抵心底,令人思想,让人回味,余意袅袅,连绵不绝,这可能就是上帝造耳的初衷。可惜,从亚当时代至今,人类的发展出乎上帝预料,没想到我们那么会制造噪音,直至塞满双耳,却不知即亏待了耳朵也亏待了自己。(人事行政部 吴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