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到了,依稀记得去年过节的样子,清晨的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两个女儿在后座兴奋地叽叽喳喳。“爸爸,还要多久才到啊?”“妈妈,我的新裙子是荷花图案的!”听着孩子们雀跃的声音,我的心早已飞回了老家的小院。
车子拐进熟悉的乡村小路,远远就看见父亲站在门口张望的身影。一下车,扑面而来的是艾草与粽叶混合的清香。母亲正在院子里忙碌,见我们到了,连忙擦擦手迎上来。
厨房里,母亲早已备好了各种馅料:红枣、豆沙、咸蛋黄……两个女儿迫不及待地搬来小板凳,学着奶奶的样子,笨拙地将粽叶卷成漏斗状。“不对不对,要这样折……”母亲耐心地手把手教着,三代人围着方桌,其乐融融。粽叶的沙沙声、女儿们的欢笑声、锅里咕嘟的水声,交织成最动人的端午乐章。
第二天清晨,孩子们早早换上了新衣裳,在院里跑来跑去,裙摆像蝴蝶翅膀一样翻飞。父亲给她们手腕系上五彩绳,母亲则给每人挂上亲手缝制的香囊。看着祖孙互动的温馨画面,我突然明白:端午的意义,不在多精致的粽子,不在多华丽的新衣,而在这份代代相传的亲情。
傍晚时分,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吃着刚出锅的粽子。父亲讲起他小时候过端午的故事,女儿们听得入迷。这一刻,所有的奔波都值得,所有的思念都有了归处。
(财务部 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