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生对数字不敏感。
尽管我能很快对一小段文字做出优劣判断,也能从一幅简单的图画中理会意境,可是,我总是记不住简单的数字。比如,多年来我不知道自己工资的准确数额,尽管每天买菜,却不知菜价。可想而知,当我从擅长的文字工作转到数字工作时,内心何等无助。
每天清晨,我精神饱满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盯着电脑看数字,时间的流逝是不知不觉的,在这不知觉中,我象是一个慢泄气的车胎,无论早上的精气多么充足,到了下班时分,仍然不可避免地瘪了下去。每一天回家后,我都象由水彩变成白描,脸上颜色褪尽,倦怠憔悴。
由于对数字不敏感,在我与它接触的每一分钟里,我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很快疲惫下来。很多个晚上,我在电脑前从低头到抬头,中间已过去了几个小时,而再抬头时,脑袋发干,要么是一片空白,要么塞满密密麻麻的数字,眼神空洞,状似所思。家里人会奇怪地看我,问我在想什么,其实我此时已经失去思索功能。
这个时候,休息睡觉都无法令大脑清醒,于是,我会再换台电脑写文字,随便写什么。码字的过程如此熟稔而快乐,我乐呵呵地沉浸其中,疲惫和沮丧得以消弥,情绪很快好转,我愉快地说:“以前我每天做文字工作的时候,怎么没有想过这其实是最快乐的事呢,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在那段时间里,我因此堆积出大量没有结尾的小文章。
写字和算术都如骑马,但写字这个骑马过程可控,路遇繁花,便松开缰绳慢慢走,闻香气,赏清风,看美景,心旷神怡。心情飞扬则可扬鞭疾驶,心情激荡。节奏完全得到控制。
可是算术这匹马可不一样,我不熟悉它,我不能掌握它,步步担心吊胆,哪有丝毫的愉快心情。
说来也怪,汉字千万个,排兵布阵,我甚少为难。数字仅十个,却千变万化,让我眼花缭乱。
因此,我对公司财务部的骆莉她们生出由衷的敬佩,我说:“现在我才知道,你从事的是世界上最难最伟大的职业。”
以前每听到有人说:“又要写网站素材了,我愁我写不出啊”。我就嗤地一声回敬:“是你懒,不想写而已”。直到有一天财务部的杨柳说:“我写素材,就象吴铭姐做统计那样痛苦。”她这句话得到了我的巨大共鸣,我无比同情的看着她,我们两个状作知音,几乎是热泪盈眶对视着,自那一刻起,我深深明白写作可以是痛苦的。
由此,我知道了一个人不是对每项事物都擅长,五指有长短,功能各不同,人尽其才,才能学以致用。没想到吧,几个月的数字折磨竟然让我悟出了人事工作真谛。
可是,明明有的人能从一串数字中看到很多很多,为什么我不具备这种功能?天生的呢,还是缺乏训练?我问老公:“你怎么看待数字?”他说:“首先你要明白数字是有规律的,找到规律之后就简单。”
我心虚地说:“数字的规律…..,是啥子事物?”
有一次,我问儿子,99+99=?,他一口答出198,我十分佩服,要知道他还没念小学呢。我问他:“你怎么算出来的啊?”他轻蔑地说:“你把一个99拿1下来,把另一个99凑成100不就行了吗,还用问我。”我十分惭愧,不敢多言。老公似笑非笑地看我:“这说明连儿子都总结了自己的数字规律。”
这种揶揄,我岂能忍受。
新家所在的小区去过几次以后,我对一辆车十分关注,老公问我:“你认识车主?”我说:“不认识”。他说:“那你怎么总是知道这辆车的动向?”我说:“因为车牌是1369,正好是我们的社保基数,所以有印象。”他啼笑皆非:“找规律哪?”
慢慢地我才发现,什么规律,纯粹骗我。所谓规律,无非就是对经手的数字组做得多了,熟悉了,当某组数额反常时,会立即觉得它面生得很,从而察觉到不对劲,如此而已。
当我也发现了自己的数字“规律”以后,不再畏为虎,也不见了苦大仇深的表情。发现我轻松了,老公很奇怪,他问我:“你怎么看待数字?”
我说:“这个嘛,好比先结婚后恋爱,慢慢了解,照样渐入佳境。”
(人事行政部 吴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