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冬奥会上,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出现了“神奇”的一幕,4名比赛选手居然有3名摔倒,最终是落在最后的中国选手夺冠。之所以说“神奇”是因为能进入决赛的基本上都算是高手,有个别摔倒的可以理解,而四分之三的人都摔倒了,不能不算是个奇迹。而对夺冠的中国选手李坚柔来说,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这个冠军是捡来的。央视的报道说“这不是偶然”,或许这会让人误解,明明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为什么不是偶然的呢?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对别人的成功提出种种的分析,甚至是质疑。有的时候会得出一个“赶上好时候了”的结论,然后设想如果自己在那个时间有那样的机会,自己也会如何如何?实际上,我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放弃了很多机会。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员工到公司三年了,很多比他后来的同事都得到了升职的机会,他却原地不动。有一天他去找老板理论,问老板:“我有过迟到、早退或乱章违纪的行为吗?”老板说:“没有”又问:“那是公司对我有偏见吗?”老板说:“绝对没有”,
“那为什么比我资历浅的人都得到了重用,而在却一直在微不足道的岗位上”,
老板一时语塞,然后笑笑说:“你的事咱们等会再说,我手头上有个急事,要不你先帮我处理一下?”
一家客户准备到公司考察,老板让他联系客户他们,问问何时过来?
这个人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重要的任务。一刻钟后,他回到老板办公室。
“联系到了吗?”老板问,
“联系到了,他们说可能下周过来”,
“具体是下周几”老板问,
“这个我没细问”,
“他们一行多少人”,
“啊?你没让我问这个呀”,
“那他们是做火车还是飞机?”,
“这个您也没叫我问呀”。
老板不再说什么,他打了个电话叫了另外一个同事过来,那个同事比这个人晚到公司一年,已经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他接到了同样的任务,就是联系客户。一会功夫,他回来了做出了如下的汇报:“他们是乘下周五3点的飞机,大约晚上六点钟到,他们一行5人,由采购部王经理带队,我跟他们说了会派人到机场迎接。另外,他们计划考察两天时间,具体行程到了以后双方协商。为了方便起见,我建议把他们安排在附近的国际酒店,如果您同意,房间我明天就提前预定。还有,天气预报说下周有雨,我会随时和他们保持联系,一旦情况有变化,我将随时向您汇报”
等这个同事出去之后,老板拍拍这个人的肩膀,说:“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你刚刚说的那个问题”。
这个人说:“不用了,我已经知道原因了”。
看完这个故事,再看看李坚柔的夺冠,我们不难找出联系,如果我们面对机会,没有充足的准备,而机会对我们来说,也就仅仅是机会了,而不是我们成功的阶梯。
(调度中心 邱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