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地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一直以为能够随遇而安的人是生活中的强者,其心胸必然旷达、超脱才能如此随性。若非经历一番苦楚,痛定思痛地磨练,也定然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苏轼在《定风波.赞柔奴》中写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由此可见随遇而安的人须有一颗安定、沉着的心。客居他乡的人很多,或迫不得已或生活所需或心向往之,不论哪种情况最后能随遇而安的人也是少数。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岭南生活虽艰辛,柔奴却能够甘之如饴。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精神生活满满,这是苏轼笔下的小人物,一个云淡风轻、随遇而安的小女子,“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试问为何心安,因为心有归属。
如今物质生活富足,但精神生活参差不齐。绝大多数人只要有空闲,不是玩电脑就是玩手机,精神空虚,真正能够静下心来读本书或参加各种有意义活动的人很少,更别提能够达到“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的境界了。
(管网部 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