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看《是真的吗》这档文艺节目,主持人黄西在节目中感慨道以前小孩拜年心里想的都是压岁钱、红包,现在进门张口就是:“叔叔阿姨,过年好!你家WiFi密码是多少?”然后就躲到角落里玩手机去了,不和其他小朋友们玩耍,也不和大人交流。如今“刷”朋友圈、刷新闻、刷视频这些动作无孔不入地挤占了中国公众的生活空隙,从睁眼醒来睡眼惺忪中把手摸向枕边手机开始,饭桌、地铁、上班、开会,直至躺在床上沉沉睡去手机从手中滑落,朋友圈贯穿一个人的日常,成功形成闭环将人圈禁其中。
上个厕所不看手机难呆,出门时电量不满格会心慌,一会儿不摸到手机就全身难受……标准的手机控。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手机是辅助工作学习的强有力工具,手机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对于另一部分过度使用手机的人,手机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更有甚者,离开手机就会心悸、出汗。从轻度依赖到重度成瘾,就像一条线的两头,依赖这边更像是正常的社会现象,而另一边则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以前大家没有智能手机,只能关心身边发生的,现在有了手机,你刷刷刷就知道了全球各地的大事小事,你感兴趣的越来越多,今儿哪有新案子了,明儿你发现哪有吃的,今儿你关注的明星结婚了,明儿你想买的商品降价了……这些新鲜的信息让你兴奋,让你脱离现实。
微信你看见谁发了状态赶紧点赞,要不你最好的朋友会认为你不关注他了;大学课堂里,抬头听课的不好意思听课了,因为大家都在低头玩手机;坐公交车,别说陌生人对话了,一起坐车的情侣都懒得卿卿我我,互不搭理玩手机……
同学圈时常发些商品信息,晚上回家打开微信几十条甚至几百条微信迎面扑来,粗略的浏览下后我会将其删除,经常看到同学说我不跟进时代,群里的信息从来不回,等你回信息还不如打电话找你快呢!不是我故意不回,只是我觉的在工作中有手机的微信不是我的工作,工作时间有自己的工作任务,没有毕要为了玩手机而降低的自己的工作效率,每个人都有比天天看手机重要的事情。在工作中如果你天天刷着屏浏览着淘宝,那请问你能有多少时间用在工作当中呢,手机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网上经常流传着一幅画,现在的手机如同大烟慢慢侵蚀着我们的思想。
工作中放下手机,你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生活中放下手机,你可以更好的与家人交流,聚餐中放下手机,你可以更好的品尝美食,为什么要为了工具而改变自己呢?
(宿迁耿车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骆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