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是高考、中考决战的时节,也是老百姓麦子收获的季节。
记忆中,上学的路上,每逢这个时节,金黄的麦田一望无际,微风吹来,一阵阵麦浪此起彼伏,在阳光的照耀下特别好看,乡亲们戴着草帽,拿着镰刀,弯着腰忙碌的收着麦子。而如今,大型联合收割机替代了原来又苦又累的原始收割方法,但未改变的是,家里的“壮丁”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在这个时节回到家乡收麦子。虽然现在机械化程度高了,但仍有大量的晾晒工作、后期耕作等体力活,是妇女和老人无法完成的。
我家也是如此,老家有十来亩的田地,父亲平日在城里为我带小孩,收麦前几天,提前把女儿带回去适应环境,准备收麦子。今年恰逢端午小长假赶在收麦子的时候,我也回家帮忙收麦子,想想自己之前拿着镰刀收麦子的场景,还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边玩边帮家里收麦子,至今已是十多年前了,如今的我又“重操旧业”了。这几天老爸、老妈负责联系收割机收麦子,我在家负责麦子的晾晒工作,老婆负责带闺女,我闺女负责跟在我后面调皮捣蛋,我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端午这几天,老天爷还比较给面子,基本都是大太阳,而我也时刻祈祷老天不要下雨,阴天会导致小麦出牙,爸妈一年的收入将大打折扣。每年早上太阳微微露头时,便是农家人一天工作的开始,我要在太阳正式驾到之前,把1万余斤的小麦摊开,接着就是每隔1小时左右,把小麦进行“翻身”,以便让每粒小麦都能得到阳光的眷顾,傍晚在太阳下山的时候再把小麦重新堆到一起并盖好,一天的工作便结束了。
期间,闺女也不闲着,跟在我后面,一会抓起小麦塞衣服里,一会在小麦上打滚,这是她出生以来第一次接触的东西,似乎格外的喜欢。一不留神,闺女就把尿尿在粮食上,任凭我和她妈的呵斥都无济于事,可是想想这不也是我们儿时以此为乐的事嘛!闺女虽调皮,但也是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吸引我的注意力,让我干活不觉得累,转移我的疲惫。
小长假很快结束,麦子基本晾干入库,手上水泡隐隐作痛,腰酸了,背酸了,原本比较黑的闺女和我变的更黑了。但是看着入库的小麦,收成有了保障,父母脸上挂着笑容,想想这些,即使是再累也是快乐的。
正如当前朋友圈所传,天天在朋友圈晒吃、晒喝、晒自拍的同时,也要记得回家晒麦子。
(人力资源部 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