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最近一个很流行的词,最初得见是在一篇文章里。该文讲述的是一位与作者同乘的年轻姑娘,她在下机前认真补妆,而且极为细致,在作者看来,这样的举动,必定是要见相当重要的人,不是恋人,就是身份尊贵之人。但下机之后,出乎意料,姑娘对人群中喊的是“妈,我在这”。作者错愕不已,如此精致的妆容,竟然只是为了见母亲,不禁为这姑娘的仪式感所触动。“再见”,是同学的朋友圈里、留学在外的同学圈里,时时处处,都见到极强的“仪式感”的词汇,比任何时候的公众场合、仪式感都极为强烈。
从此,“仪式感”这个词便在眼前频频出现,好像一下子代表了某种生活哲学,让人无法避之。从一个人消费观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仪式感”,你不会在一列动车上看到一个穿着随意的人,不会看到一个脱了鞋翘起二郎腿的人,不会看到一个四仰八叉躺着的人,不会看到一个肆无忌惮喧哗的人。当然消费更高的人群里,这样没有“仪式感”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说上面一段话,是为下面这段话做引子。一个人生活确实需要有“仪式感”,这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有“仪式感”的人更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带给别人更多的快乐,一个有“仪式感”的人更愿意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修养,会活的更精彩,更投入,更认真,当然,一个有仪式感的人也更多的为别人着想,尊重别人,让别人感到舒心。
让我们都带着“仪式感”,活出人生的精彩吧!
(采购部 何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