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专门花了些时间读了《二教言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告诉世间人一个道理,高尚行为能感受乐果,卑劣行为则感受苦果。何为高尚行为,何又为卑劣行为,此书进行了一一列举分析。
心得非常多,边看边感叹,我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其实压根没有学会、也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做人,可能绝大多数的人就是与我一样,对于自己一生“做人”,没有认真系统的规划、规范和总结过,无非就是日复一日的生活着,什么是高尚?如果此时自问,估计很多人会与我差不多的反应:应该是奋不顾身勇于救人吧?敢于同一切坏人坏事做斗争吧?总之是可歌可泣之行为吧?其实,高尚只是指人格贤善。
既然高尚行为,即人贤善可以让我们获得乐果,拥有快乐,而且又给出了行为准则,哪么谁会不愿意去做人格贤善的人呢?
假如把人比做树,完美的相应该是树根深、枝繁叶茂、花果芬芳,人同此理。人格贤善的行为有哪些呢,智慧和稳重是树根,有愧不放逸是树干,正直、誓言坚定是树枝,知恩利他是树叶,信心是花,发放施是果。
树根如同做人的根本,是智慧和稳重,这样立足世间就站得稳,不会随波逐流,不会人风吹草动就动摇,所以此两项的定义是:智慧:无误的取舍。稳重:正直可信。
今天的心得是智慧与稳重。
智慧不是天生的,很少人能有先见之明而取舍无误,所以,自己的见解不够时,可以咨询智者。平时也应翻阅经典论著,对愚智的差别细细思维,对这样,我们的智慧就会不断增长。因此,获得智慧的途径是问他、自察、阅读、思维。
稳重可以表现在身体稳重、语言稳重、性情稳重等方面,尊重自己的职业,相信自己,坦诚不欺瞒,如此做人可信有威仪。
(人力资源部 吴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