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黄墩了解管道路线回程时,车灯已自动打开,行至皂河一条乡道时,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就赶紧打电话给中心维修稽查员王金落实:“喂,王金你在哪儿呢”,“主任,我们在新农上次抢修DN200阀门北边的路上了”。话音刚落,发现前方约五十米的路边有一盏工程射灯,应该是有人在施工,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发现正是王金带着两名辅助工在施工,我赶紧下车到场,又发现该片的抄表员韩晓东也在场帮忙。经了解,是抄表员在下午抄表时,发现路边有积水,且呈慢溢状,根据经验判断,应该是自来水管道损坏所致,一个报修电话,大厅将抢修单派给了辅助工。就在附近查漏的王金和辅助工带着听漏杆来到现场,凭着近段时间听漏积累的经验,很快就确定了漏点位置,没想到开挖第三锹时,就感觉是个阀门井。最终确定是一个DN75的阀门和井,遗憾的是阀门已损坏并漏水,但阀门井完好。
这对于我们来说应该算是一件幸事,因为之前农饮管道铺设时留下的图纸和实际相差很大,特别是阀门位置。尽管这个阀门井内径很小,但好在还不是太深,就出现了如下图的场面,为避免趴地的人掉下去,抄表员就专门负责压住维修人的双腿,而另外两个人则配合递材料和协助热熔操作。大概在19时左右,完成阀门更换工作,恢复供水。尽管大家都很累很饿,但阀门井被毫无破损的保留了下来,不仅节省了几百元的新砌井费用,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就在我拍下这张照片时,心里是很有感慨的,抄表员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协同的精神,维修员不顾饥饿及不怕脏累的品质,让我心里感到暖暖的,这种暖意也让我这个主任对中心降损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皂河中心 杜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