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墩镇是是紧靠骆马湖的一个乡镇,而曹甸、李甸和马桥三个村又是黄墩镇最靠近湖边的三个村,根据上级的规划安排,这三个村将在今年全部拆迁。目前,李甸村已全面实施。
由于政府对拆迁片区有明确的要求,即在用户没有全部搬离前,不得停水断电。所以,为了不让自来水因拆迁损坏而流失,又能确保尚未搬离的用户又有水可用,我们在前期进行了逐一入户宣传,请用户在搬离前将阀门关闭以减少水损。
尽管大部分拆迁户都能如要求,但也有部分用户不搭理这一茬,也正是这部分用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又很难的工作量,这就是拆迁片区堵漏。
望着如同地震废墟般的现场,残垣断壁叠加在一起,而从墙体最底部不断流出我们经过30公里管道才送达的自来水,我们的心都在隐隐作痛,只能抓紧抢修,能堵的就堵,能断的就断。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堵漏是发生在3月29日下午,在堵完十多个漏点后,时间已到了17时20分,但还有最后一个漏点没有堵,这对于经常拖班的维修员来讲,并没有什么。但万万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最后一个点,竟然让参与抢修的人员忙乎了四个多小时才完工。
并排两户人家,全部墙倒屋塌,顺着水流方向,我们在西边一家的墙角扒开了第一个点,很遗憾,漏点应该还在上游。
继续,我们又徒手扒开了第二个点,结果还不是。
初步判断,漏点应该是在东边一家。此时,时间已来到了18时50分,天色早已变黑。
依然是徒手,唯一不同的是,天色已黑,胃肠已空。
此时,曾经为过人师的辅助工刘胜利用一句地道的宿迁土话让大家又重新鼓足了干劲:“眼是孬蛋,手是好汉,就不米吧高的砖头吗”。
于是,大家又开始了更为强进的攻势,遇砖手拾,遇板镐打。最终在东一家的院子底下,也就是建筑渣土堆积最高的地方,找到了漏点,原来是院内的站杆被别人卸走了,导致漏水。
这一天共计修堵了十三个拆迁漏点,后来的数据显示,夜漏已从80降至65。
(皂河中心 杜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