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这么傻”“这道题跟你讲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不会”“像你这样以后能干什么?”这是我们家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能听见的话。因为期中考试,老师天天打电话跟大姐告状,说小孩在学校的表现很不好,学习成绩下降,上课不认真听讲。听说这些,大姐连上班的心情都没有了,全身心的在家辅导孩子。
大姐家庭不算富裕,老人年纪又大了,夫妻两人都在上班,平时教小孩的时间特别少,孩子基础差,导致现在跟不上,每天晚上写作业的时候都会出现这一幕,孩子教不会,大人又没耐心,时间长了,大姐就感觉这孩子一辈子就这样了。我想这是现在好多家庭的现状吧!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无视孩子的人格时,也就是将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踩在脚下了。孩子的自尊心、自我效能感、自信心、主导性动机、成就动机等,所有能给孩子带来光明前途的力量,都被父母无情地踩在了脚下。令人惊叹的是,我们平时很容易说出无视孩子人格的话而不自知。
有时,孩子的行为的确像个傻瓜。你可能觉得很郁闷,甚至有些寒心,终于有一天,你忍无可忍,对孩子说出了不应该说的话。可是,事情已经这样了,你说再多批判孩子人格的话也无济于事。板上钉钉的事并不是通过你的抱怨就能改变的。其实,这些话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反而真的可能把孩子变成傻子,从而把他推向无可救药的深渊。
人无完人,孩子更是这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想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否定他们,伤害他们!
(制水部 叶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