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时,待的最多的地方,除了家,就是“洋北中心小学”。
成长时,待的最多的地方,除了家,就是“洋北中学”。
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家。
家,在洋北。
幼时,常听老人说,“上公社”。一直懵懵懂懂:公社?不懂!长大了,才知道,乡政府哦。
依稀记得,千禧年前后吧,洋北,撤乡建镇。从那以后,洋北乡改叫洋北镇,对一个平常百姓来说,好像没多大关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也在慢慢长大。回首往昔,原来生活已经变得这么好了,如此幸福。
小时候,房子大都是红砖红瓦,四平八稳,方方正正,偶尔有几栋楼房,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树,鹤立鸡群。也许,我们这一代成长起来的人心中印象最深的,要数洋北中学最先建的那栋教学楼吧,岁月如梭,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看看如今的生活,再对比往昔,呵。以前,家家户户攀比着把自家的房子盖的更好,现在,还盖?得嘞,您回家歇着吧——你家买在哪个小区?
洋北镇只是中国四万多乡镇的其中一个,没有显赫的企业,没有卓越的名人,可它,却是我根之所在。
看看吧,俺们的家乡,以前多少商店,现在多少超市;看看吧,俺们的家乡,以前多少自行车,现在多少轿车;看看吧,俺们的家乡,以前多少电话,现在多少手机……
我的家乡,愿你更好。
(洋河区域供水服务中心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