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连续几位朋友强烈推荐我去看新上映的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片《寻梦环游记》。于是,周末的晚上,拉着两个闺蜜相陪,一起去影院观赏了这部电影。当我红着眼圈走出电影院时感觉,真值!
影片中那座满地都是万寿菊花瓣的桥、梦幻般的亡灵城市,生动可爱的骷髅人,让人感到很震撼。还有其间和中国元素类似的民俗风格,大家庭共同生活的场景,很容易让中国观众引起共鸣。院落的布置风格和屋顶用的瓦片、玻璃上的窗花等与中国古代北方的建筑形式非常相似;专门的房屋用来供奉先人照片,并摆放先人喜欢的物品,这和中国的祠堂内供奉先祖牌位的方式类似;亡灵节和中国的清明节类似,也是专门用来祭祀和怀念先人的日子,祭祀的方式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影片中蕴藏的哲理更加深刻,不仅是告诉我们家人的重要性,教会我们如何在梦想和家人之间如何选择,同时对于死亡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人对死亡感到恐惧的最主要原因是将再也看不到最爱的家人和朋友,再也无法感知世界的变化。而在这部电影中的亡灵们的第一次死亡只是进入了另一个时空,这个时空很绚丽、很温暖、很热闹,人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到延续。亡灵得到活着的人越多的供奉就会越幸福,越富足,并且可以在一年一度的亡灵节,类似于中国的清明节,通过家人的祭祀和供奉,踩着连接着现实人生和亡灵时空的用万寿菊花瓣搭成的宏伟大桥来到人间,看望活着的家人们。这这种生命尽头的温暖风景,无形中减轻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心理。
但是,影片中提到了一个很深刻的概念“终极死亡”,就是“人生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如果一个亡灵被所有活着的人遗忘,不再有人供奉照片或是想念,这些亡灵则在贫瘠和无趣中煎熬着混日子,直到魂飞魄散,再也无法以任何形式存在。“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事,遗忘才是!此处令人唏嘘。
按照中国的风俗,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日子是要祭祀先人的,虽然供奉牌位或是照片的风俗受到各种因素的约束,已逐渐取消,但在墓碑上镶嵌照片以及到墓园现场祭拜的风俗仍被大多数人保留了下来。我的父母亲比较传统,从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在每个重要的、不重要的或专门的节日里,到墓园去拜祭先祖,从我的太爷爷太奶奶、祖父祖母、伯父伯母到我的母亲,按照辈分挨个祭拜。点香烛、烧纸钱、摆放一些先人们爱吃的水果、点心和菜肴、甚至还会浇洒白酒、点燃香烟进行供奉。我对这些行为一直很不屑,认为只要把先人记在心间就好,搞这些形式有什么意义,只是让活着的人感到安心。同时感觉此举颇不文明,污染环境还有引发火灾的安全隐患。
现在再认真的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形式的存在,时间久了真的不会渐渐遗忘吗?我想说,会的,随着年代的更迭,一定会有很多的人被遗忘。我最爱的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20年,最疼爱我的祖母也已经离开了13年。这些年来,我每个节日都会去祭拜她们,也经常把她们的照片拿出来缅怀一下,并不断得和我的孩子和子侄们聊老人家的往事,希望他们能够记得。但是,等我像影片中的太婆婆一样老的什么都记不住的时候,还会有人记得住她们吗?
我愿意相信,我的家人们离开这个世界后,真的可以在另一个时空继续生存下去,在那里没有烦恼、没有病痛,过着快乐的日子,并能够每年回到人间来看望我们。而我们这些活着的家人们,会不断的怀念他们,让家族的传统长长久久的存在下去。
(客服部 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