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假期的到来,我的旅途也随之开启。此次旅行去到了安徽,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了一下安徽的人文景观,最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徽州的文华与徽州古老的建筑。一群人用心守护着一座城,这也许就是徽州文明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吧。
第一眼看到徽派建筑就有一种自然得体的感觉,灰白为主要色调,而且内部特征构思精巧,特别会利用空间。屋顶上的马头墙也独具特色,而且还看到了人们常说的门当与户对,原来门当户对不止是意境中的词语,而是在现实实物中真是反应的。进客厅最直观的就是在主座后面的桌子上,左边放瓶子,右边放镜子,中间放钟,寓意终身平静,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左瓶右镜终生平安。屋内装饰就有很大的差别的,有钱的装饰富丽堂皇,条件不允许的就是普通的装饰了。
此次的行程最重要的莫过于“征服”黄山了,唉,心里想着的是去“征服”黄山,一不小心被黄山“征服”了。
古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充分体现了黄山在登山爱好者心中的地位了。黄山也许只有亲自去攀登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险峻、雄伟、奇特。更加正真感受到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魅力、神奇与伟大。再看到凿好的山路,都能联想到那时候开路工人的辛苦与艰险,他们身上那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许这也是我们在工作与生活当中需要的一种精神吧,想到这瞬间对工人有一种感恩之心,对黄山有一种敬畏之心。
登山必备神奇莫过于登山棍了,不要小瞧了这一根价值五元钱的木棍,到山腰它就变成10元啦,身价瞬间翻了一倍呢,想想在山间卖登山棍也是一条发财致富路呀,哈哈,处处都是发财的机会啊。好了,不说这种俗事了,登山棍在走累的时候确实是你的宝贝了,有了它登山就会好很多。
登山开始,为了节约时间坐缆车,缆车很好玩,像平稳的过山车一样,可以欣赏远处的美景。到了山腰开始爬山喽。今天天气不错,而且很幸运看到了黄山的云海,一座座山峰被白云包围着,只露出山顶一角,有一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感觉。云彩被风吹的飘动着,仿佛置身于神话故事一般。不禁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沿着山路继续前行看到了黄山的奇石,望夫石、仙人晒鞋、天猴望月等等。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拇指石了,和大拇指一样的形状,我还用手比划了一番。很佩服那些起名字先辈的想象力。
穿越西海大峡谷是最刺激的事情了,依山而建,走的特别的小心而且阶梯还特别的陡,生怕不小心掉了下去。再往上望,直竖竖的看着我都怕了,唉,恐高真的很不好。走到一半体力不行了,登山棍终于体现了它的5元的价值了,就这样登山棍一直陪伴到我回酒店休息。走走停停,驻足响大山呐喊也许是最舒服的事情了,回声回荡在山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快到了终级目标千年古树——迎客松。不过值得一提的就是,去往迎客松的途中,会路过另外一颗比较有名的送客送,不过相较于迎客松,送客送就无人问津了,没有多少人驻足留念,同样是生长在同一座山上的古树待遇差距咋就那么的大呢,我想,送客松也是这么想的吧,为了给它一个安慰,我决定为它拍一张照片,不过看过迎客松感觉送客松颜值真的逊色不少。唉,谁让是“看脸”的时代呢。
(图1:千年古树—迎客松)
功夫不负有心人迎客松精神抖擞的矗立在我的眼前,生长在悬崖的边上,还是那么的浓郁、挺拔,和教科书上一样一样的,顽强的生命力真的让人震撼。伸出去的树枝向人们挥舞,仿佛在欢迎远方的来客。靠近迎客松只听到咔嚓咔嚓拍照的声音。站在山顶,往远处眺望,山峰尽收眼底,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闭上眼睛什么也不想,就这样放空自己,深呼吸,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仿佛升华了一般,很享受。
(图2:“一览众山小”)
好了开始了漫漫下山路了,为了不留遗憾我决定不坐缆车,自己走下去。终于体会到了上山容易下山难了,真伤膝盖啊。真的累的体力不支了,不过自己选择的路痛着也要走完,下山之路没有任何的风景只有一颗颗挺拔的树木陪伴着我,就这样历经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完成了下山之路。到达平地就是天堂啊,那叫一个解放啊,不过付出的代价就是身体的酸痛,以至于晚上的演出都没看,直接奔向酒店洗洗放松睡去。就这样这种酸痛陪伴了我四天。
(图3:黄山美景)
黄山只途遇到了一群特殊的人——挑担夫,从山底挑蔬菜等一些用品上山真的很辛苦,看着都心疼。还有一群人就是——轿夫。走累了可以坐一坐轿子,不过价格很贵哦,人家也是挣血汗钱的嘛,不容易。所以要尊重做任何职业的人,都是为了生活打拼,不埋怨默默付出。
希望没有去过黄山的朋友可以去黄山玩一玩,如果上来和下去都坐索道的话,走黄山精华的部分不是那么累的。此次路途以登玩黄山宣告结束。收获颇丰,感觉思想有些观念确实改变了许多。先辈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财富,要好好的,用心去保护好。大自然回馈给人们的真是太多太多,我想我们也应该为大自然做些什么了。希望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的过程中都有这种登山坚持、不怕苦、有信念、有目标的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热爱大自然,共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制水部 蔡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