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这个字,在以前让人想到的都是在晴好的日子里,把衣服被子拿出去晒,尤其是夏天天好的时候,把那些冬天的衣服,厚被子挂在晾衣绳上,孩子们不怕热的,在被子里钻来钻去,很浓的生活气息。而如今,晒这个字,更多的跟朋友圈、微博联系在一起。晒娃、晒房子、晒车子,晒幸福。总之,一切能拿出来晒的,都被拿出来晒了。而网上流行一句话:“你缺什么,就会晒什么”。但也有不同的观点,就是观者缺什么,才会觉得别人在晒什么。
其实微博、朋友圈中用的晒,是英文“share”的音译,旨在分享。只不过慢慢的,发的人中不乏炫耀之意,看的人不乏酸葡萄心理。我们不能阻止别人去晒,但我们可以检讨一下自己的心态,是抱着记录生活的态度,还是炫耀的态度。而对别人晒的行为,真的是别人缺什么,才会晒什么吗?也许对他们来说,那也只是记录生活的方式。我们评论他们的时候,是否因为是我们自己没有,才会觉得别人在晒。带着这种思路,如果别人在朋友圈里发旅行的照片,自己没有去旅游,就会觉得是晒旅游,而如果自己是同行的人,是不是就希望对方发的照片里,能有自己的身影?看到有钱人发游艇出海的照片,就觉得是炫富,可如果你在讨饭的人面前,把未吃完的馒头扔进垃圾桶,那对他来说,也是炫富。
看到别人的生活,能理解,反思自己的生活,能自省。一颗平常心,才是高境界。
(调度中心 邱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