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总是在风雨无阻的伴随我们长大,他们却悄悄老去,也一直在我们身后默默给我们强大的支持。我爱我的父母,这样的爱在他们帮我带二宝后尤其强烈。
我的父母是普通的农名,辛辛苦苦拉扯家里三个孩子上学。我毕业之后,还没来的及好好孝敬他们,就把自己推销嫁为他人妇。婚后,还时不时从爹妈那里抠点出来,贴补家用。2016年底,我刚得知有孕的时候,我慌乱,我紧张,我不知该如何选择。他们老两口子在孙女刚上幼儿园,孙子刚几个月的情况下,对我说,生下来,我们给你带。有孩子的,都知道带孩子的辛苦。有着他们这两位后援团,美好和辛苦如期而至。生完孩子休完产假,上班后孩子白天都交由他们来带,孩子比我自己带的还好,照顾的还细心。
爸爸摸透我们每天到他家楼下的点,每天总是提前下来等着,算上地上储藏室,爸爸抱着20几斤的胖墩得爬六层楼。当然,也摸透我下班到他家的点,总是提前抱着孩子在楼下玩,我们到后,抱上孩子上车就能回家。孩子爸爸会说,他每次抱一趟,都累的够呛。他能说这样的话,也算是对爸爸的心疼和感谢吧。
《常回家看看》歌词中唱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现在做儿女的,需要承担父母经济生活压力的,的确也为数不多。但,作为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从某种意义上讲,质虽犹存,量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我父母所讲:“我们不图你们回报,只要你们把自己的小家庭过好了,让我们少操些心,这就够了”。虽然这是一句极其普通的话,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首《常回家看看》能引起社会共鸣,其原因应该也就在于此。
养儿方知父母恩,如今已经花甲之年的他们,还在为我们这些子女付出。我感谢他们,我很庆幸我有这样的父母,我为我有这样的父母骄傲,我的大拇指愿意高高的为他们俩竖起!
(市场拓展部 陈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