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做自己的“药神”

 新闻资讯     |      2018-07-20 17:49:06

《我不是药神》火了。

自从上映以来,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这部电影。谈的时候,眼中带光,眼中带泪。

于是,我也来到影院观赏了这部电影。的确,内容在每个人来看都有不一样的理解,也都会自己去试想当自己遇上会怎样。

一个很现实的故事,讲的是几位白血病患者因为买不起进口的抗癌药物,只能去买从印度走私的仿制品抗癌药。一系列的利益纠葛,人性挣扎,相关方博弈。能看到人性的伟大,也能看到背后的黑暗与无奈。

其实,我们关注话题的本身就是“疾病”这个词。疾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巨大的痛苦、更意味着巨大的治疗成本。对一个家庭更是经济上的绑架,整个家庭可能因为一场病会由富裕小康直接掉进贫困或是更糟。

那面对“疾病”我们该如何做才不会被它“光顾”。此电影一出,我在朋友圈看到三类人的动态开始刷起来了。这三类人分别是:健身、保健品、保险。他们分别根据自己的业务在阐说着各自的理由,在这里作为我们自己其实可以静下来慢慢的思考一下。

我们在就医的时候,医生会叫我们去锻炼身体,注意饮食,尽量不要熬夜,酒少喝点,一般这样就可以预防大部分疾病。但很多人为了贪图享受,不愿去锻炼身体、也不加节制的饮食,等到病了却后悔不已。那我们是不是要想一下医生的医嘱是不是从两个方面来建议我们的——运动和饮食,那人不可能没有疾病,如果我们能为自己投资一小部分的保险是不是就可以在疾病到来的时候减轻很大的压力。

有时候我们会排斥销售,但作为我们自己可以借位思考,只要对我们有益就可以考虑,无关乎其他。一切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我们也要心存善念、予人希望,做自己的“药神”。

(机电设备部   邵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