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带孩子参加绘画班的公开课,看见旁边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小朋友。老师让大家自由发挥填色,但是那个小朋友总是画不好,总画到线条外面去,尽管小朋友画得挺开心的,但是一旁孩子的妈妈却急坏了。“宝贝,听妈妈的话用这个红色画的好看。”“你看你,又画歪了,都画外面去了,这个地方妈妈帮你画。”看她样子恨不得全部亲自上阵,帮孩子给画完。看到她这样,我想她可能没有想到,她不让孩子犯错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如果孩子探索的过程一再被打断,而父母无时无刻在孩子旁边指指点点,那么孩子永远无法自己掌握学习的能力。
现在太多的家长,特别是外公外婆,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长不高,恨不得替孩子吃饭。也有爸爸妈妈嫌孩子自己吃饭又慢又脏又笨手笨脚,索性就一喂了之。如此一来,我们就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成长的乐趣,也无法培养孩子独立进食的好习惯,而很多妈妈还总抱怨孩子上学了还不能好好吃饭,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惯出来的坏毛病,只是因为你不愿让他们去尝试、让他们去犯错。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了多少年,但是就是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狠不下心来去实践。
我们都说自己爱孩子,但是我们爱的方式和方法都是对的吗?有时候,我们借着爱他(她)的名义,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标准方式教育孩子,不准做这个,不要做那个……这是好多妈妈的口头禅。希望孩子百分百的听从。可是人生哪能都是一帆风顺呢?每一次跌倒、每一次犯错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让他们从中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摔倒、让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站起来。那么孩子才会自己避免再次犯错,才会在长大后不畏挫折,能够自己勇敢地站起来。我们总是帮助孩子寻找不去独立的借口,让他们什么都不会,他们又如何成才呢?
爱他(她),就要学会放手,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孩子终究要长大,要学会独自面对一切!
(洋河区域供水服务中心 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