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小趣

 新闻资讯     |      2019-02-15 22:34:21

马上小年了,附近村子里的人开始盘算过年的事了。村子里的人很看重过年这档子事,一来因为是老祖宗留下的习俗,是对于祖辈的尊重,文化的传承;二来是因为一年到头,忙了一年,累了一年,也该歇歇了,抖抖精神,来年接着干。

在我看来,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以前的生活质量差,就指望过年能改善一下生活,所以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盼着过年。如今,日子好了,往日在过年才能吃到的大鱼大肉,现在也不稀罕了,但是家人之间的团聚,就像是定好了似的,不管啥事,过年了都得回家聚聚,所有人们仍会把过年的事放在心上,于是忙活准备起来,年味也就浓了起来。

平时,村子里十分萧条,每户人家基本都是老人和妇女,现在快过年了,男人回来了,孩子放假了,村子里热闹起来了,家里也就忙得不可开交了。将屋子院落拾掇拾掇,自家门口大街小巷也得规整规整,把秸秆码放整齐。大门旧了就重新上漆,也少不了挑上几张喜庆的年画和一两幅簇新正红的春联。几番忙碌过后,村里的景象也就会焕然一新,喜庆的气氛顿时就显出来了,也真就应了辞旧迎新这句话了。

村里人置办年货也是大有讲究,种类得多,量还得足,一直得用到正月十五才行,不然来年就会过穷日子,村里至今还保留这些说法,这么看来,过年其实也是给每家一个新年的盼头,一种愿望的表达,这么想想,其实也没有说错。

村里人备年货喜欢赶集,往往还得赶好几趟集才行。那些小摊贩也是提前就开始备货,到了集市一开摊,服装玩具,肉食干货,新鲜蔬菜和水果,成行成溜地摆在面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集市上人挤人,人晃人,弄的村民们也不知道买啥好了,于是别人买啥自己也买啥,往外掏钱也显得格外痛快,有时连价都不还。年前半个月的集,散得都很晚,直到日头落山,甚至黑影下来,还可以看看三三两两的摊贩才往回赶,影没了,笑声却还荡漾在夕阳下。

我想年味已经发酵一样,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等着在大年三十那天把这味道尽情释放出来,到那时,整个村子,整个中国弥漫的都是红红的、淳淳的、新新的味道。这味道,发酵了几千年,醉了多少帝王将相,醉了多少寻常人家。

(项目部  王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