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北京卫视播出的《青春斗》里看到这样一个情节,女儿要去德国留学,学哲学专业,她妈妈很着急,直言学哲学有什么用?相信这也是很多普通人想问的问题。这让我想到几年前看到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说澳洲大学委员会拒绝向澳洲所有大学的哲学系提供经费,因为“他们每年提出成千上万个问题,却不能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这使得他们无法向政府交代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纵观哲学史,各种哲学大咖,各种哲学流派,各种哲学思想,对我们来讲如同天上的繁星,如此繁多,而又触不可及。但不代表我们对遥望星空就失去了兴趣。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特金的一句“人工智能就是统计学”让“还原主义”走进了普通人的视野。还原主义将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将整体还原为各组分加以研究。比如“人体内的一切活动都是化学反应”。类似透过现象看本质,而研究这些是那些专业人员的事,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何把还原主义用于我们生活工作中呢?
比如说学习新知识,再新的知识也可以还原成我们已有知识能理解的组分,这样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再以我们的调度工作为例,调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但让我们做出一个调度指令的,却是从原水厂、到净水厂、增压泵站再到管网的运行状态,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各种数据、参数。每个过程都得到有效的监控,最终根据得到的数据,做出正确的调度指令。
回到前面开头说的,哲学到底有什么用?系统论、认知论、方法论等等这些哲学告诉我们的,正是我们每天在做的事情,或许我们不了解哲学,但哲学却一直在了解我们。
(调度中心 邱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