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侄女从上海回来,恰巧遇上疫情被隔离在家,面对她的作业辅导,我的父母也是头痛至极。由于她的爸爸妈妈常年工作在上海,过年也只是来家匆匆一晃,作业辅导眼下就落在了我爸妈头上。
语文数学我爸妈还能应付一下,但是英语真是一窍不通,这时候我的电话就成了我爸妈经常的场外求助热线,周末回家就成了现场答疑解错。至于为什么没有贺先生的事情,那就在于第一次现场指导,我们都发现贺先生的水平是只可以和我家侄女小组讨论协商出错误答案的程度。这里必须重点说明,我表达的是上海一年级的英语确实还是挺难的,没有贬低任何人的嫌疑。
我的侄女由于长时间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极度缺乏安全感,辅导作业说重了总是泪眼汪汪说我不爱她,说轻了就各种挠头抠鼻注意力分散,也是难为我跳脚,真的就是平时抖音里辅导作业的桥段,当然结局就是我排除掉若干错误答案,留下正确答案。这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非为人父母者不能理解。
对此我也做了反思,孩子的教育真的是要注重基础,基础的牢固不仅是有孩子端正的学习态度,深层上说还是依赖从小养成的好的习惯。这就需要父母从小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培养。当然我做得还是很不好,虽然除了上班时间我都是陪着孩子,但是我的陪伴却不是有效陪伴,更多的时候是只要他们在我的眼前在做着没有危险的事情。
高质量的陪伴不一定成就孩子,但是一定对孩子以后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深远巨大的影响。希望我更多的放下手机陪伴孩子、放下拖把交给爸爸,协调好孩子游戏、电视、读书、睡觉各种重要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主学习习惯,让生活更充实有趣,让陪伴更高效健康。
最后还是想谢谢这次疫情面前负重前行的医务工作者,是你们的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为我们筑起的一道安全之门,让我们还可以坐在这里轻松的谈论生活小事。此时此刻的你们依然奋斗在前线,依然是英勇的在病毒和时间面前抢夺着每一个生命,这里的我唯有祈愿我们的英雄早日健康平安的归来。
(工程管理部 杜乔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