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偏差

 新闻资讯     |      2020-04-21 14:22:32

在一篇讲述“行为经济学”的文章中,看到了“代表性偏差”一词,它属于行为经济学中描述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那什么是代表性偏差呢,文章举了一个例子:有个人叫老王,他比较害羞,喜欢自己待着;总是帮助别人,对社交和社会现实也不太感兴趣;他整洁、温顺,喜欢秩序与结构,对细节也极其关注。那么问你,老王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个职业?

A农民

B销售员

C图书馆管理员

D内科医生

E飞行员

当时,我看到选项的时候,首选C,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说,答案是A,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基数的问题,我们会选错也就是因为只看到了代表性,没考虑到符合上述特征的农民的数量远远大于图书馆管理员。这就是代表性偏差。我觉得一言概之,就是经验主义。

这对我们的工作是有指导意义的,调度中心汇集的数据很多,出现异常时的数据特征也很多,我们做分析判断时,是否也会出现经验主义的错误呢。这里也有一个例子,一次值班过程中,调度员发现设置的出厂水压力跟前一天同时段相同的情况下,管网压力实时监测点却比同期低了0.02MPa,根据经验初步判断应该是短期用水量增大造成,于是决定进行提高出厂水压力,保障水量和压力,可就在这时,发现远传压力点(非实时)回传的数据显示,也比平时低了0.02MPa,这时候我们意识到出厂水压力设置本身没有问题,应该是出厂压力反馈出了问题,调度员把负责信号反馈的出厂水压力表调整至2号表上,变频器检测到实际压力比设定压力小,开始进行变频,很快,管网压力就恢复了正常水平。调度员通知仪表维修人员对1号压力表进行了检测,发现确实存在故障,经维修后恢复正常。

这也是一次典型的代表性偏差,当区域范围内出现压力下降时,我们错误的认为是用水量增大造成的,直到有了更多数据特征,我们才做出了正确判断。所以说,对待异常情况,我们应进行多重分析,综合判断,再做出处置,避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调度中心   邱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