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实录----看图观战果

 新闻资讯     |      2009-09-27 00:00:00
星期六上午,工会选择了一个风景极佳的地方举行钓鱼比赛,那里有花有草,有船有水……但是,有没有鱼呢?且看我的图:


图一、老杜的成果:杜经理忙了一上午,鱼食撒了N遍,钓点换了七八个,蹭了一身土,整得跟泥猴子似的,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钓上一条极其珍贵的鱼。这条鱼珍贵在什么地方呢?先不说个头,咱先说名字,它叫什么学名我真不知道,但我知道它的俗名,它的俗名是个很好听的日本姑娘名字—— 鸡屎皮子。


图二和图三、夏海斌的成果:夏海斌要比杜经理幸运一些,日本姑娘鸡屎皮子钓上好几个。但是,如果单独给鱼拍照片,看上去很难辨别大小,你可以看成是半斤重,你也可以看成是一斤重。作为采编人员,我们不能用图片来混淆大家的视力,所以,我在这五个姑娘身边放了个参照物——烟蒂,这下清楚鱼多大了吧?


图四和图五、林长友的成果:林长友钓鱼的姿式很专业,一看就知道在阳台上对着镜子练过。看到他脚边的桶了吗?他特意找了个大桶。至于鱼嘛,请看桶内,勉强看得到的三个黑影,就是他一上午的成绩----比老杜好点儿,比夏海斌差点儿。


图六、宋卫伟的成果:准确的说,宋卫伟没有成果。不过,也正是如此,才让他腾出时间教会了儿子怎么换食。


图七、郁莉的成果:郁莉一个女子,比现场那些煞有介事的男子厉害多了,人家一到场,没拿杆子没拿食,不声不响下水弄了一大袋子的——田螺。

图八、小郁莉的成果:因为不知道郁莉的宝贝女儿大名,所以先称呼小郁莉,小郁莉的成果出人意表:她从鱼杆上找到了金箍棒的感觉,她认为棍子拿在手就应该是这样的-----正所谓一寸短一寸险,这么长的武器,隔山都能打牛啊,还怕谁?

图九、朱传胜的成果:朱传胜始终一个人孤独的坐在那里,陪伴他的,只有这一条鱼。这条鱼始终不离不弃的陪着他,整整一上午,再也没等到第二条。但是,正是这一条,坚定了老朱要继续钓下去的信念。


图十、涂新春的成果:涂新春的战果要比大多数人都好多了,不然也不会笑得只见牙不见眼。你数数那网里:大鱼一两条,小鱼两三条,很多的。


图十一、十二、冠军陈荣跃,笑傲鱼塘!陈荣跃身盛鱼的红桶是我的,不一会儿里面就塞了三条大鱼,三条小鱼,我正在拍照的功夫,他又有一条大鱼上钓了!场面十分令人激动,以至于旁边一无所获的刘刚见状不由飞奔过来,兴奋的腔调都变了:“这条是我叫它过来找你的!”


图十三、那些需要表扬的人(1):虽然他们自己没有钓上来一条,但是,他们却始终不声不响的帮助着别人,帮人拾鱼,替人吆喝,比如李鹏同志。


图十四、那些需要表扬的人(2):虽然自己对于钓鱼一窍不通,但是,却清楚的知道叔伯们正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事业,尽管这项事业的成果很可能令人难过。即使如此,也不去打扰他们,而是自己找点乐子玩。比如我的儿子ET。


图十五、那些需要批评的人:现如今,钓鱼手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但是,钓鱼钓到这种境界了,我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是什么战略?难道就因为你们打的热烈,那河里的鱼就能自己跳上来观看?真是一群兵不血刃大将军啊。
    后记:那些虽然没有留下照片,但仍然需要介绍的人:
    一、柴总: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柴总依仗着自己的精良装备,早就摩拳擦掌,志在夺冠。哪知,柴总的高射炮架在小河边,守候半天,连个蚊子也没打中,气得背着专业工具离场,理由是没有鱼,闷死了。不但自己走了,还勾走了宋向勇,说不定两个人背着大伙上骆马湖钓去了。
    二、任高升:他是个悲情英雄,据说,有一条大鱼上了他的钩,但又脱钩走了。正如徐志摩诗云“我悄悄地走了,挥一挥衣袖(鱼没有衣袖,可以改成挥一挥鱼鳞)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痴痴等了一上午,再也没能等到它回来。
    三、在此次比赛中,无数个好同志奉献了自己的宝贵时间,但一无所获,正是因为他们学艺不精,才造就了鱼儿们的幸福生活,河里的鱼儿们会永远记住并感谢他们,他们是:宋向勇、张黎明、刘刚、叶慎忠、宋卫伟、王林、李兆武、张海泞、顾全局、张用宪、李鹏、张茗……等等,等等。(人事行政部 吴铭供稿)